html模版新加坡如何從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哪些值得我們借鑒
"李光耀執政前的新加坡(1824-1959)。英國統治時期,隻把新加坡作為轉口貿易港,相關經濟雇傭瞭70-75%的勞動力,占GDP80-85%。經濟結構單一畸形,工業水平嚴重滯後。多元移民面臨著民族沖突問題,以及失業、貧困、房荒等系列社會問題。"


習近平: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締造者,也是廣受國際社會尊敬的戰略傢和政治傢,李光耀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巴拉克.奧巴馬:李光耀是20世紀、21世紀亞洲的傳奇人物,他是一位推動亞洲創造經濟奇跡的人物。

喬治.佈什:我在漫長的公共服務生涯中遇見瞭許多睿智的、能幹的人,但沒有一個像李光耀這麼令人印象深刻。

希拉裡.克林頓:長期以來,在很多重要問題上,新加坡一直是美國重要的合作夥伴。李先生,我想我們可以說你有很多崇拜者。

新加坡1824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並由李光耀執政,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1970年代被稱為 亞洲四小龍 之一,1995年經合組織將其劃為 發達國傢 , 2014年成為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是如何從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改革成功的經驗是什麼?是威權政治+國傢資本主義嗎?為什麼李光耀先生被稱為 歷史上真正的巨人 ?

李光耀執政後的四次改革(1959-至今):進口導向型經濟、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知識型產業。


服務業革命:知識經濟,資本輸出(1998-至今)。保證一黨執政前提下,向社會團體和人民咨詢政策意見,實行協商式民主。註重高端教育,吸引科研人才。成立高科技工業園,國企國際化佈局。資本輸出,佈局海外新加坡工業園。


新加坡改革的效果。政治威權為主,民主溫和過渡。政府高薪養廉,廉潔高效,透明度高,壓縮對 事業單位 和國企的財政支出。社會秩序穩定,多元族群和諧,充分就業,通脹有效控制,生活質量較高。經濟高速增長,產業不斷升級。2011國際經商環境競爭力排名第一,新加坡是一個嚴格分離、境內管制、境外自由的離岸型國際金融中心,2014年成為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目錄

1.李光耀執政前的新加坡經濟狀況(1824-1959)

1.1.國內經濟蕭條

1.2. 國際局勢不利

2.李光耀執政後的四次改革(1959-至今)

2.1.奠定起飛基礎:威權政治,進口替代 (1959-1965)

2.2.第一次工業革命:加強基礎設施,吸引外資(1966-1978)

2.3.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高新技術和服務業出口,國企私有化(1979-1997)

2.4.服務業革命:知識經濟,資本輸出(1998-至今)

3.新加坡改革的效果和影響

3.1.國內環境的變化

3.2.國際地位改善

正文:

新加坡1824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並由李光耀執政,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1970年代被稱為 亞洲四小龍 之一,1995年經合組織將其劃為 發達國傢 , 2014年成為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是如何從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改革成功的經驗是什麼?是威權政治+國傢資本主義嗎?為什麼李光耀先生被稱為 歷史上真正的巨人 ?本文旨在分析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原因,對中國經濟當前改革轉型提供借鑒。

1.李光耀執政前的新加坡經濟狀況(1824-1959)

1824年至1959年是英國統治新加坡的時期,而英國把新加坡隻作為一個轉口貿易的場所,轉口貿易給新加坡帶來瞭繁榮,這種繁榮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缺乏根基。1959年李光耀執政時,新加坡已不是能否可以搞好經濟的問題,而是如何挽救新加坡的國民經濟,解決新加坡人民的基本生活問題。

表1:2015年新加坡及中國不同指標對比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1.國內經濟蕭條

1.1.1.經濟過度依賴貿易,發展根基不穩

轉口貿易長期在新加坡的國民經濟中占據著主導地位。18世紀60年代以後,英國經過工業革命走上世界強國,英國急需為其尋找商品的銷售市場。由於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轉口貿易在新加坡非常盛行。轉口貿易可以為英國帶來巨額的利潤,因此英國非常重視新加坡的轉口貿易發展。到19世紀50年代,新加坡對外貿易中有90-95%屬於轉口貿易,轉口貿易雇傭瞭70-75%的勞動力,相關的經濟占GDP80-85%。

單一畸形的轉口貿易經濟使新加坡嚴重依賴國外市場,深受國際市場及國際資本的波動影響。轉口貿易給新加坡帶來瞭繁榮,促進瞭其交通設施的建設、加工工業的發展以及金融投資的活躍。但轉口貿易的繁榮缺乏牢固的經濟根基。1952年因戰爭的降級,世界各國對橡膠和錫的需求銳減,導致此時新加坡的貿易基本處於停滯狀態,與貿易相關的其他產業發展也受到嚴重的阻礙。

1.1.2.工業水平嚴重滯後,企業經營困難

工業水平嚴重滯後。新加坡獨立之前,新加坡的第二產業主要包括制造業和建築業,僅占國民經濟的17%左右,1959年新加坡制造業占比僅有8.63%。

工業化水平低下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自由貿易為主的轉口貿易造成的擠壓效應。轉口貿易雖然刺激瞭一些工業的發展,但這些工業很難與進口商品進行競爭,經營非常不穩。同時轉口貿易需要實施自由貿易政策,而工業的初期發展因為本身沒有競爭實力,需要一個被保護的市場。新加坡地窄市場小,同時期新加坡工資水平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但勞動生產率卻大大低於日本。在外有強力競爭,內無基礎工業的情況下,新加坡的本地企業數量屈指可數、種類寥寥無幾、經營舉步維艱。

1.1.3.人口數量急劇擴張,失業、房荒嚴重

新加坡是一個典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傢,在很長時間裡都保持著較高的人口密度。同時,在人口比重占比較高的華僑中一直存在 多子多福 的傳統觀念,以及醫療水平的進步導致死亡率下降,因此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保持在4.75%-5%左右這樣一個較高的水平,而同時期人口高增長的中國的人口增長率隻有2.3%。

急劇增長的人口帶來瞭嚴重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1957年,新加坡的失業率為4.9%,到1959年達到13.2%。據1953年《海峽時報》評論, 今後10年內將會有11萬傢庭連一間住房都沒有 。 房荒 是當時政府所急需解決的問題。貧困和失業也激發瞭人民的不滿,罷工次數也急劇上升,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1.2.國際局勢不利

1.2.1.各國相繼獨立,貿易環境惡化

受到東南亞各國獨立後出臺的各種貿易保護政策影響,新加坡的自由貿易政策受到嚴重的挑戰。新加坡的對外貿易之中大約50%是橡膠和錫,其中橡膠大多數來自馬來西亞,其餘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隨著兩國的獨立,為瞭改善本國的貿易結構,它們把出口口岸從新加坡轉入國內,與別的國傢直接貿易。這對新加坡的貿易帶來極大的影響,橡膠和錫的出口占比直接從1950年的53.29%降低到1958年的34.83%。

1.2.2.國經濟蕭條,外需急劇減少

新加坡經濟極易受國外經濟影響,在動亂時期經濟極其不穩定。例如,1927年至1933年美國大蕭條,直接導致新加坡進出口總額從1926年的188670萬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93420萬美元。

2.李光耀執政後的四次改革(1959-至今)

李光耀執政之後,新加坡進行瞭四次革命,目標分別為:進口導向型經濟、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知識型產業,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2.1.奠定起飛基礎:威權政治,進口替代 (1959-1965)

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面臨著政局動亂、社會秩序混亂、單一畸形的經濟結構、薄弱的工業基礎、高失業率等一系列問題,新加坡經濟部長吳慶瑞表示 新加坡再不能靠轉口貿易而生存,必須擺脫這種單一畸形的經濟結構,走工業化道路。

2.1.1.政治改革:成立人民行動黨,形成威權政治

人民行動黨成立。1954年人民行動黨由一些受過海外教育的中產階級成立,這是新加坡歷史上的第一個群眾性政黨。隨著李光耀被選上新加坡總理,由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迅速壯大。一些其他為瞭競選而組織的政黨或自行解散,或失去吸引力,或無所作為,一黨占優的局面形成。

在人民黨內部存在著溫和派和激進派。人民行動黨執政後,雙方又對國內外的政策進行激烈的討論。1961年兩派決裂,激進派脫離人民行動黨,以李光耀為領導的溫和派留在人民行動黨,人民黨把握政治決策權力,威權政治結構基本形成。

2.1.2.社會改革:多元族群整合,重視全民平等教育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結構:主要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組成。1824年,英國殖民統計時期,新加坡以馬來族為主。後因勞動力短缺,大量移民湧入,華人逐漸成為新加坡的主體人口。各民族有著自己的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及語言,各民族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同,民族沖突不時發生。針對敏感的民族問題,李光耀政府采取瞭淡化華人意識、優待馬來族的意識。

李光耀從執政開始就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新加坡自然資源匱乏,隻有人力資源是沒法被挖盡的資源,因此。建國初期,盡管國內經濟凋敝,李光耀仍然對教育事業大力投資,進行全民平等教育,重視教育和就業的關系,關註成人教育。

2.1.3.經濟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工業稅收

建國初期,新加坡的基礎設施非常不完善。新加坡利用規模效應,積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解決瞭很多勞動力的就業問題。1961年政府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建設。

此外,新加坡還對工業企業出臺瞭降稅或免稅等優惠政策。如表2.2所示,政府不僅出臺法令促進企業在新加坡落地,同時建立官方機構幫助產業的建立和發展。

2.1.4.對外政策:實施進口替代,保護國內產業

新加坡采取進口替代政策,實行進口配額政策,對進口消費品、日用品征收重稅,保護不成熟的民族企業。1965年新加坡制造業控制法令規定 一些商品除非已登記批準,否則任何人不得進行生產。 圖2.2表明,新加坡在1960年至1965年間,貿易額占GDP比重逐年下降,而資本形成總額占比逐年上升,這正是新加坡逐步擺脫緊靠轉口貿易的經濟結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體現。

2.2.第一次工業革命:加強基礎設施,吸引外資(1966-1978)

這一時期,新加坡面臨著從馬來西亞分離貿易減少,英國撤軍內需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新加坡財政部長林金山表示 采取財政措施鼓勵出口導向工業,在吸引投資的同時還要求其具有市場開拓能力。

2.2.1.政治改革:鞏固威權政治,形成一黨獨大

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形成。1968年在大選中人民行動黨贏得瞭國會的全部58名議席。

為瞭鞏固威權政治,新加坡政府采取的措施:實行嚴格的傳媒檢查制度,新加坡規定不得宣傳任何危及政局穩定的新聞;控制社會團體,在新加坡原本為工人服務的工會已變成配合人民行動黨抑制工資上漲、維持勞動秩序的組織;建設廉潔政府,健全防止貪污的制度,制定反貪行為規范。

2.2.2.社會改革:培養國傢意識,實行人口控制

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傢,很多國民缺乏國傢意識。為瞭培養新加坡人的國傢歸屬感,新加坡從價值觀和法治機制上進行改革。在道德方面,新加坡開始對國民進行價值觀的重建,把儒傢思想中的忠孝仁愛禮儀廉恥結合本國情況發展為八種美德,成為新加坡人的道德規范。在社會法治化方面,新加坡無論是對政治、經濟還是日常行為都進行瞭法律規定。立法之多,范圍之廣,涉及之深,世之罕見。同時,新加坡還實習嚴刑峻法,不僅保留瞭死刑,還保留瞭鞭刑,起到瞭很大的威懾作用。

為瞭緩解人口壓力,新加坡對晚婚晚育少生的傢庭給予住房和教育上的優惠,並對多生給予懲罰。到19世紀70年代,新加坡人口年增長率平均隻有1.5%。

2.2.3.經濟改革:淡馬錫管理政聯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為瞭維持社會穩定,保障主要食品以一個合理的市價進行供給,新加坡實行政聯企業,做到 大的管住,小的放活,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新加坡一方面通過政府對市場積極幹預,另一方面利用市場協調經濟發展。政聯企業名義上由政府控股,但政府並不幹預企業的經營。由於企業數量過多管理難度較大,為瞭不幹預企業發展以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1974年新加坡成立淡馬錫公司對政聯企業進行專門管理。

新加坡還通過財政和中央公積金等措施,對企業進行支持。首先,對新興企業進行減稅免稅優惠政策,鼓勵發展競爭企業;其次,國傢加大對企業的投資,在1973年至1977年, 公共工程五年計劃 間,新加坡政府拔出258億新元用於開發和興建公共事業、交通與通訊等基礎設施。

2.2.4.對外開放:積極主動吸引外資,擴大稅收優惠政策

積極主動吸引外資,李光耀先生本人為瞭吸引外資也在四處遊說。1969年4月22日李光耀先生在英國工業聯合會上說 假如你們在8年內不能從這裡收回你們的資本至少3倍或4倍的利潤,我願意依票面價值另加6%購回你們的股份。 新加坡進行金融改革來協助吸引外資。1967年6月,發行自己的貨幣-新加坡元;1968年成立新加坡發展銀行;1971年成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貨幣政策和貨幣發行,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開始減少進口配額商品數,擴大稅收優惠政策。1967年新加坡通過《經濟擴展鼓勵法令》,首次對出口為主的工業進行稅收優惠,對中間產品、機器、原材料等免稅。進口配額商品由1965年8月的88種降低到1969年的26種。

2.3.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高新技術和服務業出口,國企私有化(1979-1997)

這個時期,新加坡貿易保護政策盛行,出口受限,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供給緊張,李光耀先生表示 新加坡的未來在於我們的腦子,而不僅僅在於我們的手。

2.3.1.政治改革:擴大民主基台中商標權申請礎,減少言論控制

在這個時期,新加坡政府對威權政治的改革並沒有本質改變,隻是對民主進行一些修補,以一種溫和、平穩的方式慢慢進行轉變,例如:

1)增加不同黨派在國會中的席位。1981年工人黨候選人的獲勝,打破一直以來人民行動黨壟斷的局面。1991年的大選中,反對黨獲得四個席位。雖然改革幅度很小,但反對黨的生存空間有瞭提高,看見瞭未來的潮流趨勢。

2)擴大威權政治中的民主基礎。1991年在憲法中明確增加總統的權利。雖然總統沒有左右國傢方向的實權,但是這一改革表明人民行動黨有還政於民的態度,擴大政治體系中的民主基礎。

3)減少對媒體的控制。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政府對言論的控制力下降,政治氛圍更為輕松,人們可以談論政治。

2.3.2.社會改革:調整居者有其屋政策,因材施教分流教台中申請商標費用

調整 居者有其屋 政策,將供房對象從低收入人群擴展到中等收入人群,房荒問題基本上得以解決。在新加坡建國之初,由於人口密度大,出現嚴重的房荒現象,政府提出居者有其屋,建造公共組屋租給低收入傢庭。到19世紀7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新加坡政府開始調整居者有其屋政策。建屋局針對中等收入人群建立公寓。1986年底,新加坡由86%的人口居住在公共組屋中。一方面,居者有其屋解決瞭中低水平的居住問題,另一方面,族群雜居增加瞭社會凝聚力。自此居者有其屋的目標基本完成,其地位逐漸下降。

提高人口數量及素質。1)鼓勵生育:1987年,新加坡政府調整生育政策,對生育3名孩子的父母給予補貼,鼓勵傢庭多育。2)提高教育:1979年向企業集資開辦 技能發展基金 ,不滿750新元的職工企業為其上交工資1%-4%的技能發展基金。1979年開始因材施教進行教育分流,區別對待不同學生的教育,對學生進行三次分流,把教育的重點由學術型教育轉移到技術型教育和職業訓練,避免瞭教育資源的浪費。

2.3.3.經濟改革:鼓勵高科技創新,國企私有化

政府扶植技術密集型產業,淘汰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領勞動力向高科技項目轉移。1)工資政策改革,迫使企業產業結構升級。1979年,政府實施三年的高工資政策,每年工資增加20%。這一政策固然可以使勞動力轉移向技術密集型產業,但是工資的增長超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導致中小企業陷入困境。故政府實施工資水平增幅不能超過勞動生產率增幅的靈活工資政策。2)提供優惠政策,調整收費標準,降低生產成本。雇主的公積金繳納率從25%降到10%,公司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都相應的降低;投資新興產業所得稅隻征10%,凡受批準的研究和開發項目,資本支出第一階段減稅25%,以後每年減稅3%。3)國傢設立及引進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項目,重組經濟結構。政府設立 風險投資基金 ,鼓勵本國公司投資國外高科技產業。

國企私有化。新加坡政府首先於1983年成立貿易發展局,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然後於1986年政府成立私有化委員會,進行國有企業的股份化和國際化。在這一項工作中政府還有三個動作:1)成熟瞭的企業進行私有化,不成熟的企業政府絕不推向市場;2)確保私有化的企業能正常運營,政府為企業提供財務融資需求和市場份額;3)政府退出成熟市場,進軍新的產業發展領域。截止1993年,有30傢企業參與私有化過程。

2.3.4.對外開放:建立區域服務中心,發展國際服務輸出

1980年至1984的滯漲,令新加坡政府提出經濟發展戰略轉向,優先發展在國際通訊、貿易、金融以及咨詢方面的服務業,以便使得新加坡成為東南亞和亞太地區的區域性服務中心,在這基礎上,使新加坡最終成為國際服務的輸出國。

2.4.服務業革命:知識經濟,資本輸出(1998-至今)

金融危機造成巨大沖擊,全球競相發展知識型產業,新加坡競爭力委員會發表報告書,提出八大長期戰略,期望新加坡在未來十年內,能發展成為一個先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知識經濟體。

2.4.1.政治改革:協商式民主,設立更新行政黨委員會

新加坡協商式民主指的是在保證一黨壟斷政權的前提下,向社會團體和人民咨詢政策意見,協商管理政府決策。吳作棟執政以後,放松瞭對社團的控制,準予政治性社團的成立;開辟瞭互聯網論壇,討論和批評新加坡政府政策;創立瞭管委議員,可以在國會中提出議案對政府質詢等權力。

改變嚴肅形象,減少約束。新加坡人普遍創新能力不足和新加坡嚴肅的政府形象是有關的。為瞭改變以往嚴肅刻板的形象,2002年新加坡設立更新行動委員會,減少一些之前的約束。人民行動黨的形象比以往活潑親民,政治氛圍也活躍瞭起來。雖力度不夠,但值得鼓勵。

2.4.2.社會改革:實用主義治理,吸引科研人才

新加坡打破僵固思想,采用實用主義,註重現實收益。在效率方面,為瞭發展旅遊業,一方面政府撥出12億美元資助;另一方面,曾經拒絕世界一級方程式在新加坡建賽車場的謹慎保守的政府,終於打破僵固思想,於2005年宣佈發放兩張賭場牌照,開放綜合休閑中心。在公平方面,為瞭減少金融危機對中低等階級的影響,新加坡政府發行27億美元的 新新加坡股票 進行收入再分配。每股一美元,5年內每年至少3%的股息,並隨著經濟的好轉而增加獲利。每個合格的成年新加坡人都可免費獲得,月收入超過4000美元的人獲得200股,月收入低於1200美元獲得1400股。

政府註重高端教育,吸引科研人才。政府學生教育:政府支出5億新元,建立終身學習基金,同時設立獎學金,吸引年輕人從事科研工作;針對就業技能:2001年政府安排1.4億新元及社團的贊助成立技能提升計劃,幫助那些職位被取代或事業的工人進行技能培訓;針對創新思維:政府為瞭培訓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其他與知識經濟相關的技能增加撥款63億新元。

2.4.3.經濟改革:成立高科技工業園,國企國際化佈局

提出知識經濟,開啟多項計劃。2002年新加坡貿工部首次明確指出知識經濟主要指的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為瞭發展知識經濟。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提出 產業21計劃 ,旨在10年內將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為新加坡經濟的雙引擎。政府投資巨額成立委員會建設研發基金,欲將生命科學發展為制造業的第四根支柱。新加坡還制定瞭21世紀工業園計劃,新建的工業園將融合各種商業、工業、科技、研究與開發活動,協助國傢經濟轉型到知識經濟。

為鼓勵國有企業國際化,經濟發展局不但向企業提供優惠的貸款扶持,還為其尋找投資機會介紹合作夥伴,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自己的跨國公司。企發局在2003年提出 國際夥伴計劃 ,拔出資金鼓勵本地公司聯盟共同開拓海外市場。1999年新加坡金融監督局提出開放新加坡銀行行業的政策,一方面設立五人任命委員會加強本地銀行的監管;一方面增發銀行執照給外資銀行;另一方面銀行業加大收購計劃。淡馬錫的投資策略中明確規定必須有部分資金投資於國外,加強國際化佈局。

2.4.4.對外開放:資本輸出,佈局海外新加坡工業園

受本國土地小的限制,新加坡政府在21世紀初提出 7小時飛行圈 和擴大腹地戰略,指7小時飛行圈內的國傢或地區可作為新加坡發展的腹地,加強外部生態圈的建立與發展。

表2 :新加坡海外工業園概況

台中商標註冊流程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總結這四次改革,政治、社會、經濟和對外政策每次均有漸進式進步:

政治改革:從基礎政治機構的構建,到威權政治,到溫和、漸進式、協商式的民主。

社會改革:註重多元融合,建立社保保障體系,設置嚴格司法制度,重視教育,人口數量由鼓勵少生,到鼓勵多生。

經濟改革:從開始的進口替代政策,到勞動密集型產業,到技術密集型產業,最後到知識經濟。國企從國企聯合治理,到國有企業私有化至國際化。

對外開放:從開始的進口替代,到積極吸引外資,再到國際服務和資本輸出。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新加坡改革的效果和影響

3.1.國內環境的變化

3.1.1.政治:威權為主,民主溫和過渡

外界對新加坡一黨獨大的威權政治體制褒貶不一,尤其受西方人士的質疑。國外民主思潮的興起、國內中產階級的壯大、反對黨力量增強等因素給新加坡的威權政治帶來一定的挑戰。

新加坡政府在保證一黨獨大的前提下,適當給反對黨留出生存空間,擴大民眾的政治參與。1994年民間組織圓桌論壇成立,成員們可以公開評論和批評國傢政策,屆時登記註冊的非政府組織已達4562個。經過多次改進,到2008年人們可以無需登記公開示威。

表3 :新加坡歷次大選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及席位

數據來源:《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政形態研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體制延續性及民主發展緩慢的問題。李光耀執政時的一黨獨大政策在李光耀離職之後是否具有體制的延續性,新加坡經濟能否擺脫個人體制的依賴性,未來新的領導者能否帶領新加坡一如既往的前進也是大傢拭目以待的問題。另外,新加坡的民主發展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社會控制有待放松,公眾參與度仍較低,政府限制取消緩慢等。但是在政府的主導下,漸進的發展新加坡民主,建立符合新加坡國情的民主制度是一種趨勢。

3.1.2.政府:廉潔高效,透明度高

新加坡經濟得以飛速增長的人和因素指新加坡政府的領袖都是社會中的精英,這些人廉潔公正、思想解放、求真務實。這些精英在治理國傢時采用靈活的政策和穩定的治理兩個特點。這兩個特點是讓新加坡保持高速增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新加坡政府采用 高薪養賢 的方式吸引精英進入政府部門,進行公共服務。

表4世界各國高級公共服務人員年薪比較(美元)(與制造業人員平均年薪作倍數比較)

數據來源:世界經濟論壇:《世界聯系》1996年第1期(雙月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新加坡政府治國的一條重要原則是保持行政人員的廉潔,保持行政事項的高效。新加坡政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使得政府廉潔高效、為民服務:1)強調權力的相互制衡,避免處理人財物權力的集中,通過相互監督來減少腐敗;2)高薪養廉,薪資水平與績效掛鉤,新加坡公務員享受市場化的薪資,讓公務員不必通過貪污受賄就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3)同時,新加坡通過建立嚴厲的法律法規來防范政府人員腐敗,細致入微的法律條款,讓公務員沒有空子可鉆。

在財政支出方面,新加坡政府下屬的諸多法定機構雖是政府下屬部門,但不屬於公務員編制,自負盈虧,大大縮減瞭政府支出,同時新加坡政府極少對國有企業提供社會福利和補貼,這對控制財政支出有重要作用;新加坡政府歷來嚴格執行反腐倡廉政策,對於貪污腐敗的公務員,不僅開除公職,其累計的公積金也要消除,納入財政收入。這些政策的實施保證瞭新加坡政府謹慎的財政政策的維持。

3.1.3.社會:秩序穩定和諧,生活質量較高

多元族群和諧統一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傢,新加坡多元一體多層治理模式使其成為亞洲甚至全球多元族群和諧的典型示范。在保留各民族的獨特民族風情之下,新加坡政府強調統一的國傢意識,從而進行多民族的糅合。在2013年新加坡政策研究院與種族和諧資源中心對4000多名新加坡公民進行一項通過十大指標來對族群和諧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在新加坡族群中平等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的新加坡通過多元多層的治理實現瞭種族的和諧和社會的穩定。

職業、精英等教育體系多元發展

新加坡政府把教育事業當作其龍頭事業,每年對其的投入金額占GDP的4%左右,財政開支的20%左右。穩定的投資政策使新加坡的教育也取得較好的成績。在世界經濟論壇《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排名中新加坡教育體系世界第一。完善的教育體系對新加坡教育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在實施瞭分流教育、少教多學、精英教育等政策之後,使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制度之一。不過美玉也有瑕疵,新加坡雖然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但考試內容和方式並未有大的改革,導致新加坡年輕一代的創新能力一直不是很強。而且新加坡過分強調學歷文憑,助長瞭重學歷輕能力的風氣。

收入分配差距擴大

在建國初期至90年代新加坡大致保持瞭較低的收入不平等比率,之後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尤其是近年現象明顯加劇,主要是受新加坡的稅收制度、移民政策、工資政策等的影響。2007年基尼系數達到高峰0.482,隨後有所回落,但一直遠遠高於國際預警線0.4。

通脹有效控制

新加坡國內物價上漲率基本低於其經濟增長率,通脹得到有效控制,有時候物價甚至出現大幅度下降或穩定不變。隻有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時,新加坡CPI指數達到19.64%,第二年為22.37%,遠遠超過GDP增長率11.1%和6.48%。

3.1.4.經濟:高速增長,產業不斷升級

經濟保持高速增長

總體來說新加坡的GDP增長率遠遠高於世界GDP增長率,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脫離中等收入陷阱,但受國際環境的變化影響仍較深。1965年前後受到脫離馬來西亞及英國撤軍的影響,GDP波動較大。到70年代年由於世界石油危機,GDP大幅度下滑但並沒有低於世界GDP增長率。直至80年代,由於強制的高工資政策和石油危機導致新加坡GDP增長率出現負增長。政府進行二次革命之後GDP迅速恢復高增長。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新加坡GDP再次出現負增長。新加坡進行知識經濟轉型,GDP增長率在2010年達到高峰值。

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新加坡的產業結構變化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然後再向第三產業轉移。新加坡的產業結構經歷瞭 一二三 到 二一三 到 二三一 ,最後 三二一 的階段。第一產業占全部產業的比重由1960年的高峰6%到1996年的0.3%。第二產業由轉口貿易時的17%,到1965年的23.9%,1980的37.6%,1993的36.7%。第三產業由於之前的轉口貿易占比80%左右,開始回落,後來回升。

不僅三大產業的比重發生變化,各個產業內部的結構也發生著變化,從低級產業類型向高級產業類型發展。

1)第一產業最初漁牧業以海洋捕撈和生豬養殖為主,到90年代初觀賞性金魚的養殖成為重點,每年的出口占漁牧業78%。

2)第二產業在經濟凋敝之際以滿足居民生計為目的生產服裝、玩具、造紙,後為瞭解決失業問題,確定制造業以修船業、電子業、化工煉油業為支柱。到80年代,修船業占制造業總產值74%,電子行業是第三大產品出口地區。到瞭21世紀政府提出向知識經濟轉移,生物制藥、高科技電子得到政府扶植迅速發展。

3)第三產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不斷升級。在轉口貿易時期,與轉口貿易相關的服務如銀行、餐飲住宿、零售一枝獨秀。獨立之後,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及港口條件的新加坡交通運輸不斷發展。隨著新加坡重建傢園,興建科技工業區,高技術通訊也得以發展。購物天堂的新加坡吸引瞭很多外來遊客,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大支柱行業。知識經濟轉型之後的新加坡更加強調媒體資訊及商業金融的發展。

圖2: 新加坡三大產業內部結構變化圖

數據來源:新加坡產業結構調整研究(1959-1996),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勞動力市場充分就業

新加坡的失業率在自治時期為13.2%,1965年下降到8%,後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1970年達到充分就業,一直保持著低失業率水平,直到21世紀初發生金融危機出現較大波動,但是到2011年之後穩定在較低失業率水平狀態,遠遠低於美國及全球失業率水平。

老齡化加速勞動力短缺

新加坡老齡化問題嚴重。這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人口出生率低,即使是峰值5%左右也是不很高。第二,由於醫療設施改進,人口死亡率低。2000年新加坡人口老齡化程度高達16%,預估計到2020年65歲人口占比為15%,到2050年,新加坡有望成為全球60歲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十個國傢之一。

老齡化導致新加坡勞動力短缺。截至2010年9月,新加坡每三個職位空缺中有一個空缺是至少六個月找不到人,職位空缺高達33%,而這一比值在2008年為28%,2009年為29%。新加坡人力部發表的《職位空缺2010》顯示,至少六個月找不到人的職位空缺八成是普通工人擔任的工作。

3.1.5.資本市場:股市穩步上漲,債市大發展

股市總體跌宕平穩向上增長

自1986年新加坡政府成立私有化委員會進行國企股份化改革到亞洲金融危機,新加坡股票單邊上漲從1988年的800點增長到1993年的2000點;成交金額也不斷放大增長將近4倍;上市公司從1990年的172傢發展到1996年的323傢;資本量規模由1989年的359億美元到1994年的1345億美元,占GDP比重由123.4%至216.9%。新加坡股指在1996年創下階段高點後由於金融危機影響單邊下跌。1997年新加坡進行知識型經濟改革,股指掉頭大幅上漲。之後新加坡股指雖然受到伊拉克戰爭、金融危機影響下降,但是下降的低谷點有所上移,股票總體平穩向上增長。

分子端企業盈利加速上漲。扣除幾次由於金融危機的大的波動,總體來說新加坡GDP增長率非常平穩且高速增長,這給新加坡股指的穩步上漲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後盾。

分母端風險偏好穩步上升。分母端在政府供給側改革階段數值平穩向下:一方面,根據新加坡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變化圖可以看出新加坡無風險利率有不斷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政府的可信性及社會的穩定開放透明,人們預期穩定,風險偏好擴大。

股市大中小盤行業指數差別迥異

一方面,新加坡近十年股票大中小盤表現不一,大盤指數表現明顯優於中盤指數且都有上漲,而小盤指數交易低迷表現落後,下跌達到42.38%。在過去新加坡建設工業化經濟過程中,規模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後新加坡進行知識型經濟轉型,中小企業需要在科研方面花費大量時間和資金,卻很難轉化為產品或服務,收益甚微。另一方面,新加坡不同行業指數梯隊明顯,公用事業和健康保健板塊處於第一梯度,金融和通訊處於第二梯隊,油氣板塊表現落後,生產材料指數最差下跌72.51%。這主要是受政府改革方向和比較優勢影響,國傢鼓勵發展的行業如通訊、金融、公用事業增長較快,同時受老齡化影響的健康保健板塊增長幅度也很大。相對來說,被轉型的產業如基礎資料產業石油產業表現弱一些。

債券市場受政府扶植得到大力發展

由於新加坡政府大多數年份財政收入是盈餘的,政府沒有動力去發放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到1994年才開始發放,在1995年之前債券市場作用有效。後受1997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開始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債券市場得到迅猛上漲。1989年新加坡債券市場規模為224億美元,到2002年底達到576億美元規模,占GDP比重63.8%,在亞洲屬於前列。

債市利率波動中向零點接近

在貨幣供應量穩步向上增長之際,新加坡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有較大波動且前者波動更加劇烈,但都保持向下趨勢,波動的峰頂和谷底都較上次峰頂和谷底低。從1986年至今,新加坡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最高達到12%,最低達到0.17%。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6.9%,最低1.31%。

3.2.國際地位改善

3.2.1.匯率:防范匯率波動,維持貨幣穩定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由於新加坡進出口總額是其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倍以上,新元的匯率的變動對國內經濟和物價的影響非常大。新加坡政府實行參照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並且其一籃子貨幣對外保密。在新加坡經濟增長較快,勞動力緊張時,金管局讓新元有效匯率升值;在亞洲金融危機等新加坡經濟放緩之際,金管局通過讓新元有效匯率貶值來使經濟復蘇。靈活的匯率政策是新加坡防范國際經濟波動的第一道有效防線。

非國際化政策

同時新加坡對新元采用非國際化政策,其一大核心約束是嚴格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規模大小,限制新元的流動性,發出不允許投機新元的信號,使潛在的投機者不能選擇新元賣空,確保瞭新元市場的穩定。

3.2.2.貿易:依賴國際貿易,對象發生變化

對外貿易一直是外向型經濟的新加坡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環。據1981年的經濟開發指數顯示,新加坡的經濟開放程度達到61%-68%,同期的美國隻有9%,日本為11%。並且新加坡在不同時期的商品出口增長率一直高於全球的年均增長率,處於全球商品出口的上層水平。

國際貿易高度依賴

1980年新加坡人均出口值8027美元,至2006年達到60627美元,遠遠高於東南亞其他國傢。1990年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占GDP15.1%,到2004年為15%;1990年私人勞動資本占GDP54.2%,2004年為116.9%;1990年商品貿易占GDP307.6%,2004年為321.5%。

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新加坡導致外部需求變動對新加坡經濟增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外需求占新加坡全部需求的比例平均達到80%。這種過度依賴也是新加坡經濟脆弱的主要原因。

國際貿易商品結構

新加坡主要對外出口商品由20世紀60年代的初級產品轉變為制成品。1975年制成品的進出口額占總商品對外貿易的52%,至2001年已達到86%。現如今,新加坡出口商品主要是機械、電子產品、石油制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是機械品、原油、精密儀器等。新加坡半數的進出口集中在機械、電子產品上。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貿易對象主要是馬來西亞及鄰近的東南亞國傢,到90年代,則是美國、日本、馬來西亞、香港。2005年新加坡和中國的雙邊貿易670億新元超過新加坡和日本的529億新元的貿易額,中國在新加坡的貿易夥伴中地位超過日本。新加坡於2016年新加坡、美國、日本等12各國傢簽署瞭跨太平洋夥伴關系額協定協議,擴大對外貿易夥伴范圍。

3.2.3.地位:離岸金融體系,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1967年發行自己的貨幣,2011國際經商環境競爭力排名第一,2014年成為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是一個嚴格分離、境內管制、境外自由的離岸型國際金融中心。政府對其積極直接幹預,屬於 政府主導型 。

新加坡的金融部門發展較為平衡,存在著大量的金融中介機構,在資產管理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表現尤其突出。新加坡管理的資產80%來自新加坡以外的市場,基金管理公司從1990年的58傢增加到2010年的117傢。新加坡的債券市場是世界上最透明同時最有效率的市場之一,但受淡馬錫控股公司占股市比值大的影響其股票市場發展緩慢,非常保守。截至2002年,新加坡的債券市場規模占GDP的63.8%。新加坡外匯市場交易是從1968年新加坡批準美國在其設立亞洲貨幣單位,拉開的帷幕。新加坡每日的外匯交易量從1968年的25億美元增加到90年代初的600億美元,和日本競爭世界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

圖3:2010年全球六大外匯交易市場外匯交易比例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rik724t3t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