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者|江蘇農台中水肥清運民夫婦堅持義務普法32載,“貼本”也不願放棄
一般家庭抽肥
【編者按】
“法者,治之端也。”這句話出自戰國末期思想傢荀子,意為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實現大治的起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法治,被擺在瞭更加突出的位置。法律的公平、公正與人們的安定、幸福息息相關。依法治國,離不開每一個公民的學法、守法,也需要每一個執法、司法者的維護和堅守。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尋訪全國各地的法治人物,記錄他們的故事,觸摸法律的剛性和溫度。是為“法者”。
皮膚黝黑,一臉憨相,熊為義、閆懷玲夫婦總是一副老實巴交的農民形象。熟悉的人評價他倆,常用四個字:忠厚老實。
這對農民夫婦曾被評為全國普法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法治新聞人物,今年9月18日,司法部啟動“最美法律服務人”主題宣傳活動,兩人又入圍“最美普法人”候選名單。從1985年起,他倆利用農閑時節,拉著裝有展板的板車在蘇北一帶宣傳法律,被稱為“普法鴛鴦”。
2016年2月,閆懷玲在江蘇鹽城監獄為犯人們表演小品《探監》。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32年來,熊為義夫婦的平板車升級為三輪摩托,普法方式也趨於多樣化。而令他們倍感欣慰的是,當年從板車上摔下致殘疾的小兒子,如今理解並支持他們,成瞭普法“接班人”。
無工資無報酬,甚至還要“貼本”,熊為義夫婦為何要堅持義務普法?在當地司法所,當年也有工作人員不理解他倆的“動機”。
10月下旬,熊為義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坦言,由於傢境等原因,他想過放棄普法,但終究還是堅持瞭下來,“我總覺得這是件好事”。
2017年10月18日,熊為義夫婦在自傢的“普法小院”合影。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挪用”賣豬錢惹惱妻子,“上廣播”成名人
熊為義夫婦來自蘇北一個叫八義集的村莊,距邳州市區25公裡。10月,正是農忙時節,三畝稻谷剛收割完,熊傢小院內堆滿瞭一袋袋還沒曬幹的稻谷,夫婦倆正準備在田裡種大蒜。
55歲的熊為義身材瘦弱,頭發稀疏。妻子閆懷玲小他一歲,比他略高。他傢面積不大,有兩間房子專門騰出來搞普法宣傳,屋內有各種宣傳資料、法律書籍,以及當地司法局贈送的電腦。
這對農民夫婦的普法人生,始於32年前。
熊為義高中畢業後,因為能寫會畫,被聘用到鄉計生辦搞宣傳。1985年他娶瞭鄰村姑娘閆懷玲。就在那一年,村裡發生瞭兩件事——與他同齡的兩名發小,一個因為盜竊坐牢,一個因為強奸幼女被判死刑。
“都是不懂法造成的。村裡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法律。”熊為義嘆道。
2017年10月18日,熊為義在邳州市八義集司法所給社區服刑人員上法制課。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正是從1985年起,“普法”一詞流行起來。當年,黨中央、國務院轉發《關於向全體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五年規劃》,一場全民普法活動拉開帷幕。
被兩名發小犯罪之事觸痛的熊為義,當年找到鄉領導,主動提出參與義務普法。“領導同意,但沒有經費給你。”熊為義說,那時他沒有辦法,隻好“挪用”傢裡的錢。
當年閆懷玲喂養瞭一頭豬,年底賣得180元。她將賣豬錢交給娘傢哥哥,讓他幫忙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沒多久,熊為義瞞著妻子,編瞭個理由拿回瞭這180塊錢。
“我不敢跟她商量,怕她不同意。”熊為義拿到賣豬錢後,買來紙張、筆墨、顏料和展板,並到木工師傅那裡訂制瞭12塊木板。錢不夠瞭,他便賒賬。
工具材料到位後,熊為義在鄉派出所一間空屋裡,花幾天時間完成瞭12塊宣傳展板的制作。他從報上摘抄案例,配以法律條文和漫畫,再將一幅幅作品用漿糊貼到展板上。
到瞭趕集那一天,熊為義用板車將宣傳展板運到集市,一塊塊卸下來,靠著墻壁或用木棍支撐。“法律宣傳展”很快吸引不少人圍觀,鄉政府的宣傳人員也趕來采訪。
一個月後,木工師傅上門討要制作木板的錢。“12塊木板,10塊錢一塊。”當時還蒙在鼓裡的閆懷玲問丈夫“咋回事”,熊為義謊稱是“公傢訂的”。
過瞭幾天,閆懷玲跑到娘傢哥哥傢詢問買自行車的事,才得知180元賣豬錢已被丈夫拿走“挪用”瞭。夫妻倆大吵瞭一架。
2017年10月19日,熊為義通過網絡直播為網友解答法律問題。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傢裡本來就窮,他太不顧傢瞭。”閆懷玲忿忿地說。
熊為義記得,妻子一氣之下回瞭娘傢,被她父母勸回後,仍然生悶氣。“天天躺在床上,不理我,也不下地幹活。”熊為義怎麼說好話都不管用。
幾天後,村裡的有線廣播播放瞭縣廣播站的一條新聞,轟動全村。一位鄰居把閆懷玲從床上拖下來,到門口聽“大喇叭”重播的新聞:八義集一位叫熊為義的村民義務普法,受到好評。
丈夫“上瞭廣播”,這讓閆懷玲感覺很有面子,開始覺得“普法”是件好事。“她嘴上不松口,心裡美著呢。”熊為義笑道,“那時候村裡沒電視,能上廣播是多麼光榮的事。”
從那以後,閆懷玲不再反對丈夫“搞普法”瞭。
熊為義夫婦在街頭宣傳法律。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普法路上夫唱婦隨:男的會寫,女的能說
熊為義傢裡的“普法辦公室”內,放著一大堆宣傳展板。上面的案例、法條、漫畫,都出自熊為義之手。
作為一名老高中生,熊為義寫得一手好字,又有美術功底,是村裡有名的才子。多年來他堅持自學法律,平時宣傳的內容包括憲法、刑法以及計劃生育、國土、農田保護等涉農法律法規。
經過1985年“上廣播”一事後,隻有小學文化的閆懷玲認可瞭丈夫的普法行為,後來還成為他的好幫手。
“幫助大傢學法懂法,不去犯罪,這是好事。”閆懷玲說。
熊為義和閆懷玲開著三輪車去外地普法。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農閑時節每逢趕集,熊為義夫婦就拖著裝有宣傳牌的板車,到市場、學校、企業周邊宣傳法律。1995年離開鄉計生辦後,熊為義時間充裕,便開始跑鄰近的集市和村莊。
年復一年。蜿蜒的鄉間小道,那輛顛簸的破舊板車——丈夫拉、妻子推,是許多當地人再熟悉不過的場景。
“他們不是國傢工作人員,也不是村幹部,從來沒人要求他們這樣做。”邳州市八義集鎮鎮長劉同瑞告訴澎湃新聞,熊為義夫婦普法並沒有工資報酬。
2000年,熊為義將平板車換成瞭三輪摩托。他眼睛近視,隻能由妻子開車。夫婦倆外出普法幾乎形影不離,“普法鴛鴦”之名不脛而走。
當時,熊為義夫婦的“普法萬裡行”在當地轟動一時。他倆開著三輪車從邳州出發,司法局領導前來送行。除瞭徐州的各縣市區,他們還到河南、山東去宣傳。
閆懷玲介紹,每到一個縣,他們會先去司法局“報個到”。對方一般會聯系安排路線,有的還帶他們去加油站,“把油箱全加滿”。
熊為義畫在村裡墻壁上的法制宣傳漫畫。沈夢雅 圖
後來,一些學校、企業邀請熊為義去上法制課,他總會痛快答應。今年10月18日,熊為義到八義集司法所給接受社區矯正的服刑人員上課。他極少脫稿演講,語速平緩。講完後,他站起身朝臺下一二十名服刑人員鞠一躬,頓時掌聲一片。
“他一般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很接地氣,能打動人。”八義集司法所所長沈夢雅介紹。
熊為義夫婦出名後,經常有人找上門求助。熊為義夫婦最近接觸的一個案例,是一起小孩贍養糾紛,他幫當事人寫訴狀並陪同出庭。前幾天判決書下來,孩子每年的撫養費增加瞭5千多元。
除瞭宣傳法律、幫人打官司,熊為義夫婦還成瞭村裡的糾紛調解員。當然,調解過程中需要“磨嘴皮子”的時候,閆懷玲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丈夫得靠邊站。
“寫材料我還湊合,論口才她比我好。”熊為義當眾表揚妻子。
熊為義在路邊畫的“醉駕入刑”宣傳漫畫。沈夢雅 圖
漸別“擺地攤”,兒子當上“接班人”
10月19日下午,熊為義盯著電腦,對著話筒回答網友關於工傷糾紛的問題。“這樣的直播搞瞭十多次。”熊為義說,去年在兒子熊磊的幫助下,“普法鴛鴦”有瞭微信和微博。
事實上,熊為義夫婦對網絡技術的運用至今仍有困難。熊磊作為一名學計算機的中專畢業生,彌補瞭父母的不足。
“幾十年來,我唯一對不起的人就是他。”談到兒子熊磊,閆懷玲聲音低沉起來,眼圈濕潤。
那是1994年的一天。熊為義有事,閆懷玲便自己拖著板車到附近的耿莊去宣傳,同時帶上瞭一對三歲的雙胞胎兒子——孩子在傢沒人帶,一歲半起就經常隨父母外出。跟往常一樣,閆懷玲讓兩個孩子坐在板車後面,用繩子把他們與展板系在一起。
那天回傢快到村口時,由於顛簸,系在孩子身上的繩子松動,小兒子熊磊摔倒在地,哇哇大哭。閆懷玲忙抱起孩子哄。回到傢後,她感覺孩子沒什麼異常,便未在意。
一月後,閆懷玲發現熊磊左手抓不住東西,左腳走路有些跛,身上卻不見傷情。到醫院一檢查,問題不小,得動開顱手術,“醫生說是腦血管壓迫神經,就是那次摔跤造成的。”可當時閆懷玲夫婦身上隻有幾百塊錢,加上擔心手術風險大,便帶著孩子離開醫院,找瞭傢診所進行針灸治療。
遇上下雨天,熊為義夫婦的三輪摩托車在鄉村道路上行駛困難。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熊磊今年26歲,戴著眼鏡的他長相斯文,快步行走時左腳稍跛,左手無法完全合攏,“撿不起硬幣”。
熊磊說,直到從職業中專畢業後,他才認同父母“搞普法”,“還是能幫助別人”。不過,對於父母開著三輪摩托到各地“擺地攤”的方式,熊磊並不認可,“已經跟不上時代瞭。”
2011年,在熊磊和司法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熊為義夫婦建起瞭“普法鴛鴦”網站。去年,“普法鴛鴦”微博、微信上線。熊磊是這些普法新技術的操作者。2014年,他被邳州市司法局聘為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和社區矯正工作。上班之餘,父母的普法網站和微信、微博平臺仍由他打理。
“我現在有接班人瞭。”熊為義一臉笑容。
近兩年來,熊為義夫婦很少出去“擺地攤”瞭。除瞭學著使用網絡平臺、上法制課,他倆還在村裡成立瞭普法文藝宣傳隊,現在有26名成員。
普法的文藝節目大多由熊為義編排,有開場舞、快板、情景劇和小品。去年熊為義夫婦帶著文藝隊到江蘇鹽城監獄、東海戒毒所演出。據八義集司法所所長沈夢雅介紹,閆懷玲主演的小品《探監》,曾令許多犯人落淚。
“他們出名以後,邀請他們上課和演出的單位越來越多。”邳州市司法局法制宣傳科科長陸逸輝介紹,近日,徐州第四監獄向“普法鴛鴦”發出邀請,目前正在商定時間。
從不被理解到被認可:想過放棄,可停不下來
熊為義夫婦出瞭名,先後被評為全國普法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法治新聞人物”。前不久,他倆又入圍司法部“最美普法人”候選名單。
32年堅持義務普法,有媒體以“平板車拉出的榮譽”,來形容這對農民夫婦的艱辛付出。
在八義集村總支副書記石吉法看來,熊為義夫婦三十多年的普法宣傳有明顯成效,“村裡小偷小摸的沒有瞭。”
熊為義夫婦普法宣傳,在當地群眾中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過在初期,很多人對夫婦倆的做法並不理解。
“這不神經病嘛,又沒人給錢,你圖啥?”村民石翠平告訴澎湃新聞,當年熊為義普法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不光我說,很多人這麼說。”
曾在鄉司法所上班的石吉法坦言,當年自己內心也不理解,“都改革開放瞭,你既不出去打工,也不開店做生意。”石吉法現在認為,熊為義“有自己的追求”,“一般人理解不瞭,不過大傢後來都認可他。”
從事法律宣傳,熊為義夫婦沒有工資報酬,還“貼本”不少,傢境有些捉襟見肘。30多年來,村裡大部分人建瞭新房,熊為義隻是2002年花2.6萬元買下一套舊房,房款還是用兩年時間分三次才付清。
2010年,已當選邳州市政協委員的熊為義到市裡開會。住宿時,參會人員被酒店前臺要求交100元押金。可熊為義身上隻有幾十元路費,與服務員僵持不下。幸好當時市政協一位副主席前來解圍,代交瞭押金。此事傳開後,一些人給熊為義起瞭名號:史上最窮政協委員。
2008年前後,熊為義兩個兒子分別讀高中和中專,傢裡經濟壓力更大。熊為義一度打算放棄普法。“我沒那麼高尚,人總要生活嘛。”他說。
可“普法鴛鴦”還是堅持瞭下來。“他說錢掙多少也會花完,普法卻是件好事。”閆懷玲說。
在邳州市司法局局長杜偉看來,“普法鴛鴦”的事跡對“拿工資”的普法人,是一種有力鞭策。
談及基層普法的不易,熊為義能舉出不少例子:有一次外出宣傳,三輪摩托翻進水溝,他在路人幫助下才挪動車身,救出被困妻子;義務普法的日子裡,他和妻子遭受過不少白眼,有人見他們衣衫破舊,以為是要錢的騙子……
不過,熊為義更看重的是內心“成就感”。每次調解糾紛,或幫別人打贏官司,他都有這種感覺。有一次,鄰村一個30多歲的村民跑到他傢求助時說,讀初中時聽過他的法制課。這句話讓熊為義高興瞭老半天。
“還能記得十多年前的法制課,說明我們的普法起到瞭效果。” 他說。
熊為義夫婦把義務普法當成瞭生活的一部分。“停不下來瞭,就像人活著要走路一樣。”熊為義笑道。
(原標題:法者|江蘇農民夫婦堅持義務普法32載,“貼本”也不願放棄)
台中馬桶不通
一般家庭抽肥
【編者按】
“法者,治之端也。”這句話出自戰國末期思想傢荀子,意為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實現大治的起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法治,被擺在瞭更加突出的位置。法律的公平、公正與人們的安定、幸福息息相關。依法治國,離不開每一個公民的學法、守法,也需要每一個執法、司法者的維護和堅守。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尋訪全國各地的法治人物,記錄他們的故事,觸摸法律的剛性和溫度。是為“法者”。
皮膚黝黑,一臉憨相,熊為義、閆懷玲夫婦總是一副老實巴交的農民形象。熟悉的人評價他倆,常用四個字:忠厚老實。
這對農民夫婦曾被評為全國普法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法治新聞人物,今年9月18日,司法部啟動“最美法律服務人”主題宣傳活動,兩人又入圍“最美普法人”候選名單。從1985年起,他倆利用農閑時節,拉著裝有展板的板車在蘇北一帶宣傳法律,被稱為“普法鴛鴦”。
2016年2月,閆懷玲在江蘇鹽城監獄為犯人們表演小品《探監》。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32年來,熊為義夫婦的平板車升級為三輪摩托,普法方式也趨於多樣化。而令他們倍感欣慰的是,當年從板車上摔下致殘疾的小兒子,如今理解並支持他們,成瞭普法“接班人”。
無工資無報酬,甚至還要“貼本”,熊為義夫婦為何要堅持義務普法?在當地司法所,當年也有工作人員不理解他倆的“動機”。
10月下旬,熊為義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坦言,由於傢境等原因,他想過放棄普法,但終究還是堅持瞭下來,“我總覺得這是件好事”。
2017年10月18日,熊為義夫婦在自傢的“普法小院”合影。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挪用”賣豬錢惹惱妻子,“上廣播”成名人
熊為義夫婦來自蘇北一個叫八義集的村莊,距邳州市區25公裡。10月,正是農忙時節,三畝稻谷剛收割完,熊傢小院內堆滿瞭一袋袋還沒曬幹的稻谷,夫婦倆正準備在田裡種大蒜。
55歲的熊為義身材瘦弱,頭發稀疏。妻子閆懷玲小他一歲,比他略高。他傢面積不大,有兩間房子專門騰出來搞普法宣傳,屋內有各種宣傳資料、法律書籍,以及當地司法局贈送的電腦。
這對農民夫婦的普法人生,始於32年前。
熊為義高中畢業後,因為能寫會畫,被聘用到鄉計生辦搞宣傳。1985年他娶瞭鄰村姑娘閆懷玲。就在那一年,村裡發生瞭兩件事——與他同齡的兩名發小,一個因為盜竊坐牢,一個因為強奸幼女被判死刑。
“都是不懂法造成的。村裡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法律。”熊為義嘆道。
2017年10月18日,熊為義在邳州市八義集司法所給社區服刑人員上法制課。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正是從1985年起,“普法”一詞流行起來。當年,黨中央、國務院轉發《關於向全體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五年規劃》,一場全民普法活動拉開帷幕。
被兩名發小犯罪之事觸痛的熊為義,當年找到鄉領導,主動提出參與義務普法。“領導同意,但沒有經費給你。”熊為義說,那時他沒有辦法,隻好“挪用”傢裡的錢。
當年閆懷玲喂養瞭一頭豬,年底賣得180元。她將賣豬錢交給娘傢哥哥,讓他幫忙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沒多久,熊為義瞞著妻子,編瞭個理由拿回瞭這180塊錢。
“我不敢跟她商量,怕她不同意。”熊為義拿到賣豬錢後,買來紙張、筆墨、顏料和展板,並到木工師傅那裡訂制瞭12塊木板。錢不夠瞭,他便賒賬。
工具材料到位後,熊為義在鄉派出所一間空屋裡,花幾天時間完成瞭12塊宣傳展板的制作。他從報上摘抄案例,配以法律條文和漫畫,再將一幅幅作品用漿糊貼到展板上。
到瞭趕集那一天,熊為義用板車將宣傳展板運到集市,一塊塊卸下來,靠著墻壁或用木棍支撐。“法律宣傳展”很快吸引不少人圍觀,鄉政府的宣傳人員也趕來采訪。
一個月後,木工師傅上門討要制作木板的錢。“12塊木板,10塊錢一塊。”當時還蒙在鼓裡的閆懷玲問丈夫“咋回事”,熊為義謊稱是“公傢訂的”。
過瞭幾天,閆懷玲跑到娘傢哥哥傢詢問買自行車的事,才得知180元賣豬錢已被丈夫拿走“挪用”瞭。夫妻倆大吵瞭一架。
2017年10月19日,熊為義通過網絡直播為網友解答法律問題。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傢裡本來就窮,他太不顧傢瞭。”閆懷玲忿忿地說。
熊為義記得,妻子一氣之下回瞭娘傢,被她父母勸回後,仍然生悶氣。“天天躺在床上,不理我,也不下地幹活。”熊為義怎麼說好話都不管用。
幾天後,村裡的有線廣播播放瞭縣廣播站的一條新聞,轟動全村。一位鄰居把閆懷玲從床上拖下來,到門口聽“大喇叭”重播的新聞:八義集一位叫熊為義的村民義務普法,受到好評。
丈夫“上瞭廣播”,這讓閆懷玲感覺很有面子,開始覺得“普法”是件好事。“她嘴上不松口,心裡美著呢。”熊為義笑道,“那時候村裡沒電視,能上廣播是多麼光榮的事。”
從那以後,閆懷玲不再反對丈夫“搞普法”瞭。
熊為義夫婦在街頭宣傳法律。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普法路上夫唱婦隨:男的會寫,女的能說
熊為義傢裡的“普法辦公室”內,放著一大堆宣傳展板。上面的案例、法條、漫畫,都出自熊為義之手。
作為一名老高中生,熊為義寫得一手好字,又有美術功底,是村裡有名的才子。多年來他堅持自學法律,平時宣傳的內容包括憲法、刑法以及計劃生育、國土、農田保護等涉農法律法規。
經過1985年“上廣播”一事後,隻有小學文化的閆懷玲認可瞭丈夫的普法行為,後來還成為他的好幫手。
“幫助大傢學法懂法,不去犯罪,這是好事。”閆懷玲說。
熊為義和閆懷玲開著三輪車去外地普法。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農閑時節每逢趕集,熊為義夫婦就拖著裝有宣傳牌的板車,到市場、學校、企業周邊宣傳法律。1995年離開鄉計生辦後,熊為義時間充裕,便開始跑鄰近的集市和村莊。
年復一年。蜿蜒的鄉間小道,那輛顛簸的破舊板車——丈夫拉、妻子推,是許多當地人再熟悉不過的場景。
“他們不是國傢工作人員,也不是村幹部,從來沒人要求他們這樣做。”邳州市八義集鎮鎮長劉同瑞告訴澎湃新聞,熊為義夫婦普法並沒有工資報酬。
2000年,熊為義將平板車換成瞭三輪摩托。他眼睛近視,隻能由妻子開車。夫婦倆外出普法幾乎形影不離,“普法鴛鴦”之名不脛而走。
當時,熊為義夫婦的“普法萬裡行”在當地轟動一時。他倆開著三輪車從邳州出發,司法局領導前來送行。除瞭徐州的各縣市區,他們還到河南、山東去宣傳。
閆懷玲介紹,每到一個縣,他們會先去司法局“報個到”。對方一般會聯系安排路線,有的還帶他們去加油站,“把油箱全加滿”。
熊為義畫在村裡墻壁上的法制宣傳漫畫。沈夢雅 圖
後來,一些學校、企業邀請熊為義去上法制課,他總會痛快答應。今年10月18日,熊為義到八義集司法所給接受社區矯正的服刑人員上課。他極少脫稿演講,語速平緩。講完後,他站起身朝臺下一二十名服刑人員鞠一躬,頓時掌聲一片。
“他一般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很接地氣,能打動人。”八義集司法所所長沈夢雅介紹。
熊為義夫婦出名後,經常有人找上門求助。熊為義夫婦最近接觸的一個案例,是一起小孩贍養糾紛,他幫當事人寫訴狀並陪同出庭。前幾天判決書下來,孩子每年的撫養費增加瞭5千多元。
除瞭宣傳法律、幫人打官司,熊為義夫婦還成瞭村裡的糾紛調解員。當然,調解過程中需要“磨嘴皮子”的時候,閆懷玲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丈夫得靠邊站。
“寫材料我還湊合,論口才她比我好。”熊為義當眾表揚妻子。
熊為義在路邊畫的“醉駕入刑”宣傳漫畫。沈夢雅 圖
漸別“擺地攤”,兒子當上“接班人”
10月19日下午,熊為義盯著電腦,對著話筒回答網友關於工傷糾紛的問題。“這樣的直播搞瞭十多次。”熊為義說,去年在兒子熊磊的幫助下,“普法鴛鴦”有瞭微信和微博。
事實上,熊為義夫婦對網絡技術的運用至今仍有困難。熊磊作為一名學計算機的中專畢業生,彌補瞭父母的不足。
“幾十年來,我唯一對不起的人就是他。”談到兒子熊磊,閆懷玲聲音低沉起來,眼圈濕潤。
那是1994年的一天。熊為義有事,閆懷玲便自己拖著板車到附近的耿莊去宣傳,同時帶上瞭一對三歲的雙胞胎兒子——孩子在傢沒人帶,一歲半起就經常隨父母外出。跟往常一樣,閆懷玲讓兩個孩子坐在板車後面,用繩子把他們與展板系在一起。
那天回傢快到村口時,由於顛簸,系在孩子身上的繩子松動,小兒子熊磊摔倒在地,哇哇大哭。閆懷玲忙抱起孩子哄。回到傢後,她感覺孩子沒什麼異常,便未在意。
一月後,閆懷玲發現熊磊左手抓不住東西,左腳走路有些跛,身上卻不見傷情。到醫院一檢查,問題不小,得動開顱手術,“醫生說是腦血管壓迫神經,就是那次摔跤造成的。”可當時閆懷玲夫婦身上隻有幾百塊錢,加上擔心手術風險大,便帶著孩子離開醫院,找瞭傢診所進行針灸治療。
遇上下雨天,熊為義夫婦的三輪摩托車在鄉村道路上行駛困難。邳州市司法局 供圖
熊磊今年26歲,戴著眼鏡的他長相斯文,快步行走時左腳稍跛,左手無法完全合攏,“撿不起硬幣”。
熊磊說,直到從職業中專畢業後,他才認同父母“搞普法”,“還是能幫助別人”。不過,對於父母開著三輪摩托到各地“擺地攤”的方式,熊磊並不認可,“已經跟不上時代瞭。”
2011年,在熊磊和司法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熊為義夫婦建起瞭“普法鴛鴦”網站。去年,“普法鴛鴦”微博、微信上線。熊磊是這些普法新技術的操作者。2014年,他被邳州市司法局聘為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和社區矯正工作。上班之餘,父母的普法網站和微信、微博平臺仍由他打理。
“我現在有接班人瞭。”熊為義一臉笑容。
近兩年來,熊為義夫婦很少出去“擺地攤”瞭。除瞭學著使用網絡平臺、上法制課,他倆還在村裡成立瞭普法文藝宣傳隊,現在有26名成員。
普法的文藝節目大多由熊為義編排,有開場舞、快板、情景劇和小品。去年熊為義夫婦帶著文藝隊到江蘇鹽城監獄、東海戒毒所演出。據八義集司法所所長沈夢雅介紹,閆懷玲主演的小品《探監》,曾令許多犯人落淚。
“他們出名以後,邀請他們上課和演出的單位越來越多。”邳州市司法局法制宣傳科科長陸逸輝介紹,近日,徐州第四監獄向“普法鴛鴦”發出邀請,目前正在商定時間。
從不被理解到被認可:想過放棄,可停不下來
熊為義夫婦出瞭名,先後被評為全國普法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法治新聞人物”。前不久,他倆又入圍司法部“最美普法人”候選名單。
32年堅持義務普法,有媒體以“平板車拉出的榮譽”,來形容這對農民夫婦的艱辛付出。
在八義集村總支副書記石吉法看來,熊為義夫婦三十多年的普法宣傳有明顯成效,“村裡小偷小摸的沒有瞭。”
熊為義夫婦普法宣傳,在當地群眾中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過在初期,很多人對夫婦倆的做法並不理解。
“這不神經病嘛,又沒人給錢,你圖啥?”村民石翠平告訴澎湃新聞,當年熊為義普法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不光我說,很多人這麼說。”
曾在鄉司法所上班的石吉法坦言,當年自己內心也不理解,“都改革開放瞭,你既不出去打工,也不開店做生意。”石吉法現在認為,熊為義“有自己的追求”,“一般人理解不瞭,不過大傢後來都認可他。”
從事法律宣傳,熊為義夫婦沒有工資報酬,還“貼本”不少,傢境有些捉襟見肘。30多年來,村裡大部分人建瞭新房,熊為義隻是2002年花2.6萬元買下一套舊房,房款還是用兩年時間分三次才付清。
2010年,已當選邳州市政協委員的熊為義到市裡開會。住宿時,參會人員被酒店前臺要求交100元押金。可熊為義身上隻有幾十元路費,與服務員僵持不下。幸好當時市政協一位副主席前來解圍,代交瞭押金。此事傳開後,一些人給熊為義起瞭名號:史上最窮政協委員。
2008年前後,熊為義兩個兒子分別讀高中和中專,傢裡經濟壓力更大。熊為義一度打算放棄普法。“我沒那麼高尚,人總要生活嘛。”他說。
可“普法鴛鴦”還是堅持瞭下來。“他說錢掙多少也會花完,普法卻是件好事。”閆懷玲說。
在邳州市司法局局長杜偉看來,“普法鴛鴦”的事跡對“拿工資”的普法人,是一種有力鞭策。
談及基層普法的不易,熊為義能舉出不少例子:有一次外出宣傳,三輪摩托翻進水溝,他在路人幫助下才挪動車身,救出被困妻子;義務普法的日子裡,他和妻子遭受過不少白眼,有人見他們衣衫破舊,以為是要錢的騙子……
不過,熊為義更看重的是內心“成就感”。每次調解糾紛,或幫別人打贏官司,他都有這種感覺。有一次,鄰村一個30多歲的村民跑到他傢求助時說,讀初中時聽過他的法制課。這句話讓熊為義高興瞭老半天。
“還能記得十多年前的法制課,說明我們的普法起到瞭效果。” 他說。
熊為義夫婦把義務普法當成瞭生活的一部分。“停不下來瞭,就像人活著要走路一樣。”熊為義笑道。
(原標題:法者|江蘇農民夫婦堅持義務普法32載,“貼本”也不願放棄)
台中馬桶不通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